以 Cursor 为代表的 AI IDE,带来了数字世界建设成本的大幅降低,这在数次技术变革中,都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兆头。

而这其中,程序员作为原本数字世界的建设者: y = 2x + 1,简单粗暴的公式,是我目前对 Cursor 增幅的答案。

其中,x 代码程序员当前的月薪,y 是 Cursor 加成后的月薪。

乘 2,表示原本能力越高的程序员,增幅越大。

加 1,表示对所有人的加成,0 基础,现在也可以充当 1w 月薪的程序员。

0 基础秒变 1w 月薪

前一段时间,小红书上爆火的,我是 x 厂产品经理/设计师,借助 Cursor,用时 1 周,上线了人生 APP。

虽然事后挺多都有批露,说这只是个流量密码,背后大概率其实都是摸爬滚打多年的所谓独立开发者。

但是更多的人是旁观者,就像小马过河一样,水的深浅,只有自己尝试过才知道。

我在前一段时间,花了 3 个小时,上线了房来财小程序

之后,又花了半个小时,简单复刻了下 tinypng,这个非常常见的图片压缩工具,效果可以看 mytinypng

可以打包票的说,Cursor 非常公平的拉高了所有人的下限,像这款工具里的图片拖拽压缩,压缩后的图片左滑右滑对比,让程序员来实现的话,没个半天还搞不定,更别提大部分程序员还要应付需求评审,技术方案评审等等开不完的会。

但是你说他完全能让普通人,披荆斩棘,1 天上线人生 APP? 粗枝大叶出个雏形还行,你说”人生”,至少目前还是差了点火候。

往往都是,生成 10s,修改半个钟。普通人的修改,可就没这么顺利了。

我和 Cursor 的爱恨情仇,可以看看 Cursor 初体验,2 小时上线房来财小程序

所有人的门槛低了,就表示没有降低

确实,对于非程序员来说,Cursor 给了他们开发的能力。

但是对应的,对于程序员来说,Cursor 其实也给了他们原本不具备的能力。

比如常见的分工,前端,后端,侧开,算法,包括运维。

前端写后端,门槛降低,后端写前端,门槛降低。

至于测开,应该也是爽歪歪了。

而运维的工作,很多前端后端,都可以借助 Cursor 具备一个基础的能力。比如在开发 tinypng 的过程中,Cursor 就给我指出了流水线的搭建和 github 部署的详细说明。

至于算法工程师,也好把自己的想法快速搭建前端页面,而前端,也可以趁机去拱一把算法。

不论如何,如果所有人跨出去的门槛都降低了,那其实就是所有人都没有降低。

那总该有什么降低了吧,我认为的答案是生产力成本降低

纵观每一次技术革命,开端都是生产力成本的极大降低,从宏观来说,以 Cursor 为代表的一系列 AI IDE 工具,就是份能够降低数字世界生产力成本的工具。

需求会不断增长,底层逻辑是不会变的

那么生产力成本的降低,会带来大量失业吗?

纵观历史,答案是不会。道理也很简单,人的需求,永远都是无穷无尽的。

有自行车,我还要火车,汽车,还不够,还要飞机,还要传送阵,瞬移。

从科幻电影也能看出来,头号玩家构建的世界,我们到现在都还没有实现。

而这个数字世界,单纯靠人工程序员一行一行的敲,是不太可能的。

借助 AI,才会让这一切变的有可能。

3D,4D,真的沉浸吗?这和我理解的沉浸还差太多。

我不想看,也不想听玄幻小说,就不能打造一个玄幻世界给我沉浸式体验吗?

这一切的基础,都需要玄幻小说中的”言出法随”,说一句话,实现我想要的数字世界,如果纯靠人工,手指头打爆了都实现不了。

上述也只是冰山一角,越来越高的生产力,将会反过来带来越来越多个性化的需求,必然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

当然还有一个更底层的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失业了,那还要公司生产什么呢?

停止焦虑

很多媒体现在会说,xx 工具,取代程序员。

程序员焦虑到失业掉头发。

前端已死,客户端凉透了。

真信了,平白焦虑,付出心力,然后报课,那你就是那个大冤种。

反之,拥抱 AI,拥抱 Cursor,也许从十年后再看现在,依旧遍地都是黄金。

最后,别忘了关注我的公众号:程序员芋仔。持续干货输出。

AI 程序员时代,我也组建了一个前端抱团取暖群,欢迎加我微信来撩:mxb151,加群备注简单的自我介绍和加群哦。